天津医药 ›› 2018, Vol. 46 ›› Issue (1): 51-55.doi: 10.11958/20171012
周丹 1,张昆 1,陈佩贤 1,叶国麟 1△,吴爱国 2
ZHOU Dan1, ZHANG Kun1, CHEN Pei-xian1, YE Guo-lin1△, WU Ai-guo2
摘要: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导航技术联合纳米炭混悬液(CNP)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 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6 月—2016 年 4 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行 SLNB 的 294 例腋窝 淋巴结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采用 ICG 联合 CNP 示踪 149 例(联合组),美蓝示踪 145 例(美蓝组)。前 哨淋巴结(SLNs)未转移者免除腋窝清扫术(ALND),转移者即刻行 ALND。比较 2 组患者中 SLNs 的检出率、检出数 目及转移性 SLNs 的检出情况,分析年龄及体质量指数(BMI)对 SLNs 检出率的影响。结果 联合组皮肤淋巴管显影 率为 97.3%(145/149),淋巴结显影率为 95.9%(143/149)。联合组的 SLNs 检出率高于对照组(97.9% vs. 91.0%,χ2= 6.902,P<0.05)。联合组 SLNs 平均检出数量多于美蓝组[(4.5±1.6)枚 vs. (3.2±1.5)枚,t=4.476,P<0.05]。联合组共 检出 SLNs 715 枚,其中转移淋巴结 58 枚(8.1%),美蓝组共检出 544 枚,其中转移淋巴结 26 枚(4.7%),联合组转移 性 SLNs 检出率高于美蓝组(χ2=13.714,P<0.01)。年龄、BMI 并不影响 2 组 SLNs 的检出率和转移检出率。结论 吲哚菁绿荧光导航技术联合纳米炭实施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较强,检出率高,可作为实施 SLNB 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