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2021年, 第4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1-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应用研究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RITA通过ROS/Src/Stat3通路诱导肺鳞癌H226细胞凋亡
    区豪杰, 孙嘉, 李华宇, 董超, 刘冰
    2021, 49 (8):  785-790.  doi: 10.11958/20210431
    摘要 ( 988 )   PDF(997KB) ( 3515 )  
    目的 探究肿瘤凋亡和P53再生化合物(RITA)对肺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 细胞活力检测法检测不同浓度RITA对肺鳞癌细胞H226和正常肺上皮细胞BEAS-2B增殖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干预 浓度。经0、0.05、0.1和0.2 μmol/L RITA处理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H226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和细胞凋亡水 平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 P-Src、Src、转录信号转换器和激活因子 3(Stat3)、P-Stat3、Bim、Mcl-1、存活蛋白 (Survivin)、Bax及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H226细胞经0.2 μmol/L RITA 和5.0 mmol/L 抗氧化剂 N-乙酰半胱氨酸(NAC)同时处理后,观察NAC能否逆转RITA对H226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结果 0.05~0.2 μmol/L 范围内,随着RITA浓度的升高,H226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半抑制浓度(IC50)为(0.130±0.008)μmol/L,而相同给药浓 度下对 BEAS-2B 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0~0.2 μmol/L RITA 可增加 H226 细胞内 ROS 水平并诱导细胞凋亡,下调 P-Src、P-Stat3、Mcl-1、Survivin、Bcl-2蛋白表达,上调Bim、Bax蛋白表达。经NAC处理后,RITA抑制Src/Stat3通路活 性及诱导H226细胞凋亡的效应被逆转。结论 RITA通过提高肺鳞癌H226细胞内ROS的水平,从而抑制Src/Stat3 通路活性,最终诱导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MAL1对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易娜 , 袁李礼
    2021, 49 (8):  791-795.  doi: 10.11958/20210463
    摘要 ( 643 )   PDF(452KB) ( 3477 )  
    目的 探讨节律基因BMAL1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构建 BMAL1稳定过表达的H9C2细胞系后,实验分为2个部分。(1)实验1。对照组、H2O2组(0.2 mmol/L的H2O2处理24 h)、 BMAL1 过表达(BMAL1-OE)组(BMAL1 稳定过表达 H9C2 细胞)、BMAL1 过表达+H2O2(BMAL1-OE+H2O2)组 (0.2 mmol/L的H2O2处理BMAL1稳定过表达H9C2细胞24 h)。(2)实验2。H2O2组、BMAL1-OE+H2O2组、BMAL1过表 达+抑制 NRF2+H2O2(BMAL1-OE+ML385+H2O2)组(NRF2 抑制剂 2 μmol/L 的 ML385 预处理 BMAL1 稳定过表达 H9C2 细胞 24 h,再用 0.2 mmol/L 的 H2O2处理 24 h)、BMAL1 过表达+抑制 HO-1+H2O2(BMAL1-OE+Znpp+H2O2)组 (HO-1抑制剂5 μmol/L的Znpp预处理BMAL1稳定过表达H9C2细胞24 h,再用0.2 mmol/L的H2O2处理24 h)。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羟胺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TBA 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 BMAL1、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与 Control 组相比, BMAL1-OE组BMAL1 mRNA表达水平升高,H2O2组细胞活力和细胞上清液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BMAL1、 NRF2和HO-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H2O2组相比,BMAL1-OE+H2O2组细胞活力和细胞上清液SOD活 性增加,MDA 含量减少,而 BMAL1、NRF2 和 HO-1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2)与 BMAL1-OE+H2O2组相 比,BMAL1-OE+ML385+H2O2组和BMAL1-OE+Znpp+H2O2组细胞活力和细胞上清液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 (P<0.05)。结论 BMAL1可能通过上调NRF2/HO-1信号轴,减轻H2O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董学易 , 赵秀兰 , 赵楠 , 张丹芳 , 李岩磊 , 孙保存
    2021, 49 (8):  796-801.  doi: 10.11958/20210404
    摘要 ( 786 )   PDF(2408KB) ( 3312 )  
    目的 探讨Wnt通路成员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ISP1)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 法 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200 例胃腺癌组织样本中 WI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wist1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的表达,并分析WISP1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利用GEPIA和UALCAN在线工具分析癌症基因组 图谱(TCGA)数据库中WISP1在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WISP1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R软件包分析 GEO数据库GSE13861胃腺癌数据集中WISP1在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和TCGA数据库中WISP1与Twist1 等基因表达的相关性。基于TCGA数据库和GSE13861胃腺癌数据集,选出WISP1基因用R包作基因本体(GO)和京 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软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显示200例胃腺癌中WISP1阳性表达116例(58%),阴性表达84例(42%),其中TNM 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远处转 移和(或)复发的胃腺癌患者WISP1阳性表达率升高,同时WISP1阳性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阴性表达者(24个月 vs. 52个月,Log-rank χ2=5.368,P<0.05)。TCGA-STAD数据库和GSE13861胃腺癌数据集显示,WISP1在胃腺癌组织 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Twist1和MMP-2蛋白在WISP1阳性 组中呈现一定程度的关联。TCGA-STAD数据库中WISP1与VEGF、CDH5、MMP-2、MMP-9、Twist1、Snail和Vimentin 的表达呈正相关,但与CDH1表达呈负相关(P<0.05)。GO分析结果表明,WISP1基因参与单核细胞迁移、细胞外基 质构造和细胞间黏附等生物过程,具有与整合素和胶原结合及细胞因子激活的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表明,WISP1参与细胞外基质结合和细胞黏附的信号传导通路;GSEA富集结果表明,当WISP1高表达时,血管生成 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基因上调。结论 胃腺癌中WISP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呈现高表达,其可能通过 促进血管生成或EMT的发生而参与胃腺癌转移和(或)复发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频超声联合微泡对比剂通过PI3K/AKT通路对乳腺癌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的逆转机制研究
    贺修宝, 胡小梅, 郭雅婧
    2021, 49 (8):  802-807.  doi: 10.11958/20210755
    摘要 ( 742 )   PDF(719KB) ( 3249 )  
    目的 探索低频超声联合微泡(LFUSMB)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乳腺癌 耐药株MCF-7/阿霉素(ADR)多药耐药的逆转效果及机制。方法 CCK-8法筛选LFUSMB作用时间并测定ADR对 MCF-7/ADR 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将 MCF-7/ADR 细胞分组为:对照(C)组,采用 MCF 细胞培养基正常培养; ADR组,采用加入ADR(终质量浓度20 mg/L)的MCF细胞培养基培养;LFUSMB+ADR组,采用加入ADR(终质量浓度 20 mg/L)的MCF细胞培养基培养并经LFUSMB处理30 s;LFUSMB+ADR+740 YP(PI3K/AKT通路活化剂)组,采用加 入 ADR(终质量浓度 20 mg/L)和 740 YP(终质量浓度 50 mg/L)的 MCF 细胞培养基培养并经 LFUSMB 处理 30 s。 Annexin V-FIFC/PI 法检测 MCF-7/ADR 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 检测 P 糖蛋白(P-gp)、抗多药耐药蛋白(MRP)1、 MRP2、乳腺癌抗性蛋白(BCRP/ABCG2)、PI3K、AKT、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 采用LFUSMB干预30 s进行 后续研究。LFUSMB 30 s组ADR对MCF/ADR细胞的IC50低于未超声处理组,相对耐药逆转倍数约为8.20倍。ADR 组细胞凋亡率较C组增高(P<0.05),MRP1、MRP2、P-gp、BCRP/ABCG2、p-PI3K/PI3K和p-AKT/AKT 蛋白水平无明 显变化;LFUSMB+ADR组细胞凋亡率较ADR组增高,MRP1、MRP2、P-gp、BCRP/ABCG2、p-PI3K/PI3K和p-AKT/AKT 蛋白水平显著下调(P<0.05)。与 LFUSMB+ADR 组比较,LFUSMB+ADR+740 YP 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MRP1、 MRP2、P-gp、BCRP/ABCG2 蛋白水平显著增高(P<0.05)。结论 LFUSMB 可通过抑制 PI3K/AKT 通路活化,下调 MRP1等腺苷三磷酸结合盒(ABC)家族蛋白表达,逆转乳腺癌MCF-7/ADR细胞耐药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研究
    富氢水对小鼠脓毒症胰腺损伤的改善作用
    李悦娴, 秦树存, 张锦
    2021, 49 (8):  808-812.  doi: 10.11958/20203619
    摘要 ( 645 )   PDF(654KB) ( 3277 )  
    目的 探讨富氢水(HR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胰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 LPS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小鼠脓毒症胰腺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 (LPS组,LPS 5 mg/kg尾静脉注射)和HRS处理组(LPS+HRS组,LPS造模1 h后HRS 10 mL/kg腹腔注射),每组6只。 制模后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表现,24 h后对各组小鼠进行胰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并于显微镜下进行改良 Schmidt组织病理学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淀粉酶含量、胰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 白细胞介素(IL)-6、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与对照相比,LPS组小鼠表现为嗜睡、寒战、 行动迟缓,梳毛活动减少,并出现严重腹泻;胰腺组织出现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出血和坏死,各项改良Schmidt组织 病理学评分及总分升高;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胰腺组织中TNF-α、IL-6、MPO和MDA水平升高(均P<0.05)。与 LPS组相比,LPS+HRS组小鼠嗜睡和寒战程度减轻、梳毛活动增加、腹泻减轻、排泄物减少;胰腺组织水肿、炎性细胞 浸润、出血和坏死程度减轻,各项改良Schmidt组织病理学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改良Schmidt组织病理学评分 总分降低;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组织中TNF-α、IL-6、MPO和MDA水平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富氢水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减轻氧化应激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脓毒症胰腺损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TBP2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糖尿病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栾宁 , 刘丹 , 刘畅 , 王新杨 , 侯阳 , 张晓妍
    2021, 49 (8):  812-817.  doi: 10.11958/20203525
    摘要 ( 776 )   PDF(741KB) ( 3289 )  
    目的 探讨沉默潜在转化生长因子 β 结合蛋白 2(LTBP2)基因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 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72 h后采尾静脉血测血糖,将血糖> 16.7 mmol/L 的大鼠定为糖尿病模型;模型诱导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糖尿病(DM)组、si-LTBP2组(大鼠海马 给予腺病毒包装的针对LTBP2的siRNA 10 μL)、sc-LTBP2组(大鼠海马给予LTBP2对照序列10 μL),每组15只。另 取15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CON)组。12周后,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聚 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海马LTBP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海马LTBP2、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NF)-κB蛋 白相对表达量;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结果 与CON组相比,DM组、si-LTBP2组和sc-LTBP2组LTBP2、 TLR4、NF-κB表达明显增加,海马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均P<0.05)。与DM组相比, si-LTBP2 组 LTBP2、TLR4、NF-κB 表达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明显减少,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升(均 P< 0.05)。结论 沉默海马LTBP2的表达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 通路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与PD98059缀合物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的疗效研究
    张良, 陈娜, 付昱, 郑亮, 肖婧, 陈柳青
    2021, 49 (8):  818-823.  doi: 10.11958/20202793
    摘要 ( 651 )   PDF(2360KB) ( 3322 )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与PD98059缀合物的体内、外抗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作 用。方法 采用HDAC试剂盒测试缀合物SAHA-PD98059对HDAC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5-[3-(羧基甲氧基)苯 基]-3-(4,5-二甲基-2-噻唑基)-2-(4-磺基苯基)-2H-四唑内盐(MTS)试剂盒测试缀合物SAHA-PD98059对A431、 HSC-5、Colo16 和 SCC-12 4 种 SCC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构建 A431 皮下荷瘤鼠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 SAHAPD98059组、SAHA组、PD98059组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8 d,每隔2 d记录小鼠体质量,测量肿瘤体积。通过 对小鼠主要器官行HE染色评价缀合物SAHA-PD98059的生物安全性。结果 缀合物SAHA-PD98059抑制HDAC 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42.9±1.2)nmol/L。缀合物 SAHA-PD98059 在 HDAC 活性口袋中能够与氨基酸残基 H142、G151、T312 形成氢键,而母体化合物 SAHA 可与氨基酸残基 H142、H143、T312 形成氢键。与母体化合物 PD98059及SAHA相比,缀合物SAHA-PD98059对皮肤鳞癌细胞A431、HSC-5、Colo16和SCC-12的抗增殖活性均更 强,其中缀合物SAHA-PD98059对A4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IC50=(1.7±0.2)µmol/L]。缀合物SAHA-PD98059 对人正常皮肤细胞TE353.sk基本无毒性。体内研究表明,缀合物SAHA-PD98059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647.5 mg/kg, 并可显著抑制 A431 肿瘤的增长。HE 染色发现,缀合物 SAHA-PD98059 对主要器官无明显毒性。结论 缀合物 SAHA-PD98059用于治疗SCC安全有效,其效果强于单一使用SAHA或PD98059。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方景川片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刘伟伟, 聂卫, 崔晓雪, 王宏, 张婷, 刘庆焕, 王文彤
    2021, 49 (8):  824-828.  doi: 10.11958/20203546
    摘要 ( 577 )   PDF(1524KB) ( 3298 )  
    目的 观察复方景川片对大鼠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对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的影 响。方法 60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和复方景川片低、中、高剂 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线栓法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复方景川片低、中、高剂量组于建模前7 d 按照复方景川片0.78、1.56、3.12 g/kg连续灌胃给药10 d。建模后48 h采用Longa神经功能评分和横木行走实验评价 大鼠神经行为改变,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组织中细胞分化 簇86(CD86)、精氨酸酶1(Arg1)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横木行走评分显著增 高(P<0.05),缺血侧大脑皮质神经元明显坏死、缺失,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增生较明显,CD86、Arg1表达均明显增 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横木行走实验评分明显降低(P<0.05),缺血侧大脑皮 质病变减轻,神经元坏死数目减少,锥体细胞增多,仍可见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增生,大脑皮质及脑组织CD86表达 降低,Arg1表达增加,尤以高剂量变化更为明显(P<0.05)。结论 复方景川片能够减轻大鼠脑缺血后的神经损伤, 且高剂量效果更为明显,其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其调控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极化状态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肠结肠炎综合征小鼠肠黏膜中NLRP3表达与炎症分子关系的研究
    李娟, 袁向飞 , 赵煜
    2021, 49 (8):  829-832.  doi: 10.11958/20211089
    摘要 ( 608 )   PDF(434KB) ( 3315 )  
    目的 探讨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FPIES)小鼠肠黏膜细胞中炎症小体NOD样受体热蛋白结 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表达水平,明确NLRP3异常与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的关联性。方法 利用卵清蛋白灌胃建 立食物蛋白诱导FPIES小鼠模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肠黏膜细胞NLRP3、 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通路分子的表达水平;采用药物干预黏膜细胞,分别抑制和激活NLRP3,Western blot方法检测 肠黏膜细胞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通路分子表达的改变情况。结果 FPIES小鼠肠黏膜细胞中NLRP3、炎症分子及细 胞焦亡通路分子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激活NLRP3表达,可以诱导炎症分子及细胞焦亡通路分子表达显著 上调,抑制NLRP3表达,可以显著上调炎症分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P<0.05)。结论 FPIES小鼠肠黏膜细胞NLRP3表达与炎症反应及细胞焦亡密切相关,是调控FPIES肠道病理表型的上游靶标分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哮喘患者疲劳症状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袁琛, 朱振刚
    2021, 49 (8):  833-837.  doi: 10.11958/20210206
    摘要 ( 1685 )   PDF(578KB) ( 3205 )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疲劳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哮喘患者198例,根据疲劳严重度量 表(FSS)评分将患者分为疲劳组(≥4分,126例)和非疲劳组(<4分,72例)。分析2组临床基本特征、肺功能、呼出气 一氧化氮(FeNO)、呼吸困难分级(mMRC)、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6 min 步行测试 (6MW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过去1年急性发作次数等方面的 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哮喘患者疲劳症状的影响因素。根据筛选后的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受试 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疲劳组 ACT 评分低于非疲劳组,mMRC 分级、 HAMD-17评分、PSQI评分及上1年急性发作次数高于非疲劳组(P<0.01),2组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分类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ACT 评分(OR=0.644,95%CI:0.508~0.816)、mMRC 分级(OR=2.313,95%CI:1.349~ 3.966)、HAMD-17评分(OR=1.561,95%CI:1.273~1.913)及PSQI评分(OR=1.932,95%CI:1.506~2.479)是哮喘患者发 生疲劳的影响因素。基于4项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5(95%CI:0.902~ 0.967)。内部验证显示,C-index 为 0.929,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的观测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 哮喘患者中疲劳的发生率较高,哮喘控制不佳、高mMRC分级、负性情绪和睡眠障碍是发生疲劳的重要影响因素,根 据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6例鼻眶沟通性黏液囊肿的手术治疗分析
    简天明, 唐东润 , 吴桐 , 时文杰 , 王丽娜 , 孙丰源
    2021, 49 (8):  838-842.  doi: 10.11958/20210426
    摘要 ( 619 )   PDF(595KB) ( 3444 )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眶沟通性黏液囊肿的效果和联合外路手术的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 析接受手术治疗的鼻眶沟通性黏液囊肿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手术入路和治疗效果。结果 纳入36例患者的54个 副鼻窦黏液囊肿,包括额窦29个、筛窦21个、蝶窦2个、上颌窦2个。囊肿侵犯眼眶外上/外下象限6例,内上/内下象 限30例。22例(61.1%)采用鼻内镜手术,均为囊肿侵犯眼眶内上/内下象限。14例(38.9%)采用鼻内镜-外路联合手 术,其中8例侵犯眼眶内上/内下象限,6例侵犯眼眶外上/外下象限。2种手术术后眼球突出等症状均明显缓解。外 路手术出现脑脊液漏1例,鼻内镜手术出现中鼻甲粘连1例。随访12~61个月,手术后窦口再狭窄的发生率为8.3% (3/36),均发生在额窦手术后。鼻内镜手术未见囊肿复发,鼻内镜-外路联合手术1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 鼻眶沟通性黏液囊肿安全、可行,对于囊肿在额窦外侧远端、侵犯眼眶外上/外下象限、额筛窦囊肿伴厚壁骨性间隔 者,可选择鼻内镜-外路联合手术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NA结合蛋白Musashi2与宫颈鳞状细胞癌关系的研究
    甄娟 , 刘玉东 , 宋春红 , 吴莎 , 毕学杰
    2021, 49 (8):  842-846.  doi: 10.11958/20210292
    摘要 ( 675 )   PDF(575KB) ( 3174 )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NA结合蛋白Musashi2(MSI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临 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正常宫颈组织、6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和126例宫颈鳞状 细胞癌组织中MSI2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预后的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30例宫颈 鳞状细胞癌和30例癌旁正常宫颈组织中MSI2的相对表达量。结合患者随访资料,分析影响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预 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正常宫颈组织(7.5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28.33%)和宫颈鳞 状细胞癌组织(61.90%)中MSI2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FIGO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HPV16感染及Ki67 高表达者MSI2阳性率更高(均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SI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癌 旁正常宫颈组织(0.80±0.09 vs. 0.24±0.06,P<0.05)。生存分析显示,MSI2阳性表达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时 间明显短于阴性表达者(Log-rank χ2=6.413,P<0.05),FIGOⅠ+Ⅱ分期、无淋巴结转移者生存时间较长(均P<0.05)。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SI2阳性表达、FIGOⅢ+Ⅳ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是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均 P<0.05)。结论 MSI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进展转移及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认知功能、风险防范的影响
    邵蕊, 李岱, 韩召利, 张明义, 雷平
    2021, 49 (8):  847-851.  doi: 10.11958/20210643
    摘要 ( 560 )   PDF(437KB) ( 3431 )  
    目的 构建基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老年综合评估(CGA)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模式,并从认知功 能、风险防范等角度进行成效分析。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20例 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基于 CGA 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比较 2 组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的认知功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评定量表(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风险防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量表(JHFRAT)、激越行为量表(CMAI)],心境 状态[心境状态量表(POMS)],躯体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变化。结果 干预3个月 后,观察组患者ADAS-Cog、JHFRAT、CMAI量表评分显著降低,MMSE量表、BBS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1),对照 组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POMS量表活动-好动分量表、BI量表评分显著升 高(P<0.01),而POMS量表中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疲惫-惰性、困惑-迷惑分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 0.01),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 基于CGA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AD患者,可对其认知功能、跌倒风险、 激越行为、心境状态、躯体功能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中目标导向的晶体液或胶体液输注对胃肠道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金菊英, 刘丹, 闵苏
    2021, 49 (8):  852-856.  doi: 10.11958/20210274
    摘要 ( 636 )   PDF(441KB) ( 3233 )  
    目的 比较术中以晶体液或胶体液作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放或腹腔镜胃肠道手术的患者3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晶体液组180例和胶体 液组182例。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予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行基础输注,术中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每博量(SV), 以SV最大化为目标,2组分别予晶体液或胶体液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记录术中输液出入量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 情况。收集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资料。结果 胶体液组快速补液试验次数、 输液总量、净输液量、失血量低于晶体液组,尿量高于晶体液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比例低于晶体液组(P<0.05)。2 组患者术后30 d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液组患者术后30 d内肺炎发 生率明显低于晶体液组(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晶体 液相比,术中目标导向的胶体液治疗能减少胃肠道手术患者术中输液量,降低术后肺炎发生率,但不能降低术后总 体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先天性漏斗胸胸廓畸形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王庆峰, 王新康
    2021, 49 (8):  856-860.  doi: 10.11958/20210731
    摘要 ( 882 )   PDF(601KB) ( 3478 )  
    目的 探讨儿童先天性漏斗胸(PE)胸廓畸形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PE诊断的患 儿65例为PE组,选取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65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2组ECG特征差异。65例PE患儿根 据是否合并左心房异常、是否合并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以及是否合并电轴右偏分成不同亚组,比较各 组一般资料、Haller指数和心脏旋转角差异。测量PE患儿的V1导联P波负向波振幅,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 V1导联P波负向波的振幅与Haller指数、心脏旋转角的相关性。结果 PE组IRBBB、电轴右偏、Ptf-V1≤-0.04 mm·s 及左心房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波负向波振幅大于对照组(P<0.05)。左心房异常组的心脏旋转角和Haller指数均 大于无左心房异常组(P<0.01)。IRBBB组Haller指数和心脏旋转角大于无IRBBB组(P<0.01)。电轴右偏组与无 电轴右偏组的Haller指数和心脏旋转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患儿的V1导联P波负向波振幅分别和Haller指 数、心脏旋转角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73和0.658,P<0.01)。结论 儿童PE心电图常见左心房异常、IRBBB、电轴右 偏。异常心电图对PE的胸廓畸形评估有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后营养指数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
    闫可 , 魏菀怡 , 杜星语 , 张雪原 , 沈文斌 , 祝淑钗
    2021, 49 (8):  861-865.  doi: 10.11958/20210143
    摘要 ( 744 )   PDF(500KB) ( 3324 )  
    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对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方 法 对接受根治性放疗或放化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18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每例患者放疗前 PNI值[PNI=血清白蛋白值(g/L)+5×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109/L)],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其预测患 者长期生存的最佳临界值,分为高PNI组及低PNI组,并比较2组患者生存预后及急性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 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5%、33.5%、24.9%。依据ROC曲线计算得出放疗前PNI最佳临界值为48.65,测量曲线下 面积为0.649,敏感度为60.2%,特异度为70.1%。高PNI组(≥48.65)的86例和低PNI组(<48.65)的102例患者1、3、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7%、43.0%、32.5%和66.7%、24.5%、15.7%(Log-rank χ2=11.719,P<0.01)。TNM分期为Ⅲ期和 放疗前PNI<48.65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另外,高PNI组≥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低 于低PNI组(χ2=4.438,P<0.05)。结论 PNI对于老年食管癌接受根治性放疗后的长期生存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PNI较高的患者具有相对良好的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入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王志聪, 陈曦, 杨灵, 汪红, 江伟, 高博, 刘跃洪
    2021, 49 (8):  865-869.  doi: 10.11958/20210778
    摘要 ( 673 )   PDF(451KB) ( 3289 )  
    目的 探讨入院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连续纳 入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25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情况、治疗方式和实验室 检查等临床资料。根据入院血常规结果计算NLR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值的最佳截断值,将 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电话随访患者生存情况,Kaplan-Meier法绘制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 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NLR值的最佳截断值为10.08,以此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10.08,520例) 和高NLR组(NLR>10.08,205例)。中位随访34.64个月(12~89个月),其中30 d内死亡45例(6.21%);6个月内死亡 105 例(14.48%);1 年内死亡 149 例(20.55%)。与低 NLR 组相比,高 NLR 组 30 d、6 个月和 1 年病死率更高(均 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NLR值、男性、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1、保守治疗、白蛋白水平降低及血肌 酐升高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入院NLR值可作为临床预测老年 髋部骨折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研究
    验前概率联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性别差异
    宋智勇 , 姜超 , 罗东雷 , 姚艳影 , 张磊 , 刘蕾 , 侯云生
    2021, 49 (8):  870-874.  doi: 10.11958/20210766
    摘要 ( 595 )   PDF(420KB) ( 3253 )  
    目的 分析验前概率(PTP)联合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及性别差异。方 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270例疑似CHD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计算PTP并进行MPI 检查,初步评估CHD风险,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结果为依据,分析PTP联合MPI技术对CHD及不 同性别CH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270例疑似CHD患者经CAG检查,188例(69.63%)为CHD,其中男110例,女 78例;以CAG检查结果为依据,PTP联合MPI共检出176例CHD患者,总符合率为93.62%,其中男107例,女69例; PTP 联合 MPI 诊断女性 CHD 患者的敏感度为 88.46%、特异度为 88.89%、准确度为 88.60%、阳性预测值为 94.52%、 阴性预测值为78.05%;与CAG结果具有理想一致性(Kappa=0.746);PTP联合MPI诊断男性患者敏感度为97.27%、 特异度为 95.65%、准确度为 96.79%、阳性预测值为 98.17%、阴性预测值为 93.62%;与 CAG 结果具有极好一致性 (Kappa=0.923)。PTP联合MPI诊断男性CHD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TP联合MPI检查对CHD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且诊断男性CHD患者敏感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较 女性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ail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珠三角广佛地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风险的适用性研究
    周丹 , 陈佩贤 , 杨树清 , 李巍 , 何添成 , 叶国麟 , 吴爱国
    2021, 49 (8):  874-877.  doi: 10.11958/20201641
    摘要 ( 645 )   PDF(379KB) ( 3307 )  
    目的 评估Gail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珠三角广佛地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风险的适用性及其临床效能。方 法 回顾性分析416例乳腺癌患者及170例乳腺良性增生患者5年前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 (BMI)、月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绝经年龄、足月产次数、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史、雌激素替代治疗、乳房周期性疼痛、 乳腺癌家族病史、被动吸烟史、乳腺活检情况、种族等资料的差异。应用Gail乳腺癌风险评估模型测评工具评估5年 乳腺癌发病风险。结果 与乳腺良性增生组相比,乳腺癌组患者年龄偏大,BMI较高,月经初潮年龄延迟、初产年龄 和绝经年龄提前,绝经患者和乳房周期性疼痛患者的比例较高(均P<0.05)。586例患者经Gail模型评估高风险为 247例(42.2%),平均风险值(2.17±0.63)%;低风险者339例(57.8%),平均风险值(1.25±0.36)%。Gail模型预测乳腺 癌患癌风险的敏感度45.4%,特异度65.8%,阳性预测值76.5%,阴性预测值33.9%,约登指数0.112。结论 Gail风险 评估模型对珠三角广佛地区女性散发性乳腺癌患病风险的评估尚不充分,大范围推广应用证据不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悬吊疗法Neurac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刘英姣, 陈爱连
    2021, 49 (8):  878-882.  doi: 10.11958/20203578
    摘要 ( 963 )   PDF(416KB) ( 3381 )  
    目的 尝试采用悬吊疗法神经肌肉激活(Neurac)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并作为新型康复方 案。方法 选择初次诊断脑卒中偏瘫(Brunnstrom分期Ⅳ~Ⅴ期)患者共81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 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应用Neurac技术,2组康复训练时间均为每次 50 min,每周 5 次,疗程 4 周。采用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 (FTHUE-HK)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Berg 平衡量表(BBS)、躯干控制能力评定量表(TCT)以及三维步态训练系统进行步态时空和时相参数分析,评价下肢功 能。结果 治疗后2组FMA-UE、FTHUE-HK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治疗后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1)。下肢功能比较发现,治疗后2组FMA-LE、BBS和TC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观察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步态时空参数中步速、步频和步长均增加,步宽降低,时相参数中双支撑相、健侧 支撑相、患侧支撑相百分比以及健患侧支撑相比值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eurac 技术能够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下肢功能,提高肢体平衡和控制能力,改善步态,增强康复质量和生活能 力,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有关退变性腰椎滑脱治疗的争议问题
    刘越, 姜洪丰, 黄洪超, 黎宁, 徐宝山
    2021, 49 (8):  883-886.  doi: 10.11958/20210115
    摘要 ( 659 )   PDF(362KB) ( 3268 )  
    退变性腰椎滑脱(DLS)属于脊柱外科常见疾病,是引起成年人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活质量。临床上DLS主要表现为腰痛、神经根放射性疼痛及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对于DLS的治疗目前尚未形成统一 的标准及认识,临床上存在多个争议点。从DLS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保守与手术选择、减压与融合、融合方式的选择、 融合是否需要内固定、滑脱是否需要复位以及微创还是开放手术等相关争议问题展开综述,为临床上个性化治疗 DLS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创伤治疗的新靶点:脑-肠轴
    李亚丹 , 周子伟 , 吴迪 , 雷平
    2021, 49 (8):  887-891.  doi: 10.11958/20210403
    摘要 ( 756 )   PDF(408KB) ( 3482 )  
    脑创伤是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创伤后的原发性损伤重在预防,继发性损伤才是临床治疗的重点。 脑创伤后会出现肠道出血、渗透性增加和菌群失调等;而改善肠道内环境状态可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脑和肠道之 间存在多种方式的双向信息交流,即脑-肠轴。针对脑-肠轴的治疗可以改善包括脑卒中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 的继发性损伤。对脑-肠轴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功能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脑创伤治疗的新靶点开拓 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细胞测序技术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
    郑磊 , 路佳
    2021, 49 (8):  891-896.  doi: 10.11958/20210502
    摘要 ( 981 )   PDF(419KB) ( 3577 )  
    单细胞测序是一种新兴测序技术,能够对单个细胞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组进行分析。基于单细胞测 序探索结直肠癌中不同的分子和临床病理特征,可以揭示结直肠癌中存在的肿瘤内异质性,同时为结直肠癌的早期 诊断、治疗和预后分析提供新的思路。对单细胞测序技术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鉴定结直肠癌 预后标志物、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