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期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炎症因子、脂肪因子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李萍1 ,岳晶晶2 ,张达3 ,何庆1
    2014, 42 (6):  513-516 . 
    摘要 ( 868 )   PDF(322KB) ( 2999 )  
    目的 观察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炎症因子、脂肪因子及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探讨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方法 3T3-L1脂肪细胞经不同浓度小檗碱(0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和40μmol/L)处理24小时后,采用Q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炎症因子、脂肪因子及脂肪酸代谢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包括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和内脂素(visfatin)以及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脂肪组织甘油三酯水解酶(adipose triglyceride lipase,ATGL)、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同时10μmol/L小檗碱分别处理脂肪细胞0、4、8、24、48小时后,以相同方法测定上述指标mRNA表达水平。 结果 10~40μmol/L小檗碱剂量组,脂肪细胞内IL-6、TNF-α、leptin、FAS、ATGL、AFABP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内脂素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各组间脂联素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8~48h时间处理组细胞内IL-6、TNF-α、leptin、AFABP、ATGL、FAS mRNA表达水平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内脂素mRN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仅在48h处理组降低(P<0.05)。各组间ACC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小檗碱能影响3T3-L1脂肪细胞炎症因子、脂肪因子及关键脂肪酶及蛋白mRNA的表达,而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这可能是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基因组学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赵迎旭1 ,白洁2 ,张磊2 ,盛梦瑶3 ,石慧3 ,邢文3 ,杨逢春1 ,艾丽梅4 ,周圆3
    2014, 42 (6):  517-521 . 
    摘要 ( 799 )   PDF(384KB) ( 3228 )  
    【摘要】 目的 研究135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ASXL1、TET2、IDH1、IDH2、SETBP1和MPL515 、JAK2V617F、JAK2 exon12、基因突变情况,综合评判PV疾病进展与基因组学的特征。方法用Sanger方法对 ASXL1(Exon12),TET2 (Exons 3-11),IDH1(Exon4),IDH2(Exon4),SETBP1(Exon4), JAK2 exon12和MPL515(Exon 10)等基因进行测序;用巢式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方法检测JAK2V617F突变,对突变病例用Taqman-MGB探针行检测突变负荷。分析基因突变与疾病进展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PV后继发骨髓纤维化(PPMF)的危险因素。结果PV患者ASXL1、TET2、IDH1、IDH2突变率分别为7.69%(8/104)、5.26% (1/19) 、0.08% (1/120)、和0.08% (1/121)。未发现PV患者中存在MPL、SETBP1突变。PV患者JAK2总突变率为82.22%(111/135)。其中JAK2exon12突变率为2.96%(4/135)。PPMF患者中,ASXL1突变率高达31.82%(7/22)。Spearman’s相关分析显示ASXL1与JAK2V617F负荷(V617F%)有相关性(r=0.298,P=0.002),ASXL1阳性患者,血红蛋白较低(p=0.04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SXL1 阳性(Log Rank =9.189, P=0.002) 、V617F% (Log Rank=9.339, P=0.002)、和WBC≥25×109/L (Log Rank =4.191, P=0.041)是PV患者无骨髓纤维化生存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未能够得出PPMF的危险因素。但是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SXL1突变 (β=3.47,Wald =3.932,OR=32.151,P=0.047,OR值95%CI为1.041-992.968)、V617F% (β=-1.582,Wald =5.157,OR=0.206,P=0.023,OR值95%CI为0.052-0.805)是PPMF的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PPMF患者具有更高的ASXL1突变率。ASXL1突变与高V617F%有相关性。ASXL1突变可能是PPMF的危险因素。ASXL-1突变可能通过某种机制,促进V617F%增高,参与到PPMF的发生和发展。PV患者TET2、IDH1、IDH2、SETBP1、MPL突变发生率较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nRNP A1的增强型绿色荧光标记及细胞应激定位分析
    高星杰1 ,宋娟2 ,葛林3 ,付雪1 ,孙晓明4 ,张纬5 ,何津岩2 ,姚智6 ,杨洁7
    2014, 42 (6):  522-525 . 
    摘要 ( 617 )   PDF(942KB) ( 2943 )  
    目的 构建包含有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hnRNP)A1蛋白编码区序列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hnRNP A1,并对EGFP标记的hnRNP A1蛋白进行细胞应激共定位分析。方法 提取HeLa细胞总RNA,以针对hnRNPA1-3'非翻译区的特异性片段为反转录引物,反转录出包含hnRNP A1编码区序列的cDNA,并以其为模板,降落PCR法扩增出带EcoRI和BamHI双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利用双酶切法分别酶切目的基因片段和线性pEGFP-C1,在T4-DNA连接酶的催化下将两者连接构建成pEGFP-C1-hnRNP A1重组质粒,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内,以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hnRNP A1的荧光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EGFP与hnRNP A1的融合表达情况,最后进行细胞原位杂交及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在氧化应激状态下EGFP-hnRNP A1蛋白与poly(A)+ mRNA(应激颗粒的标记蛋白)及DPC1a(加工体的标记蛋白)的应激共定位。结果 以单/双酶切及基因测序法鉴定构建的重组质粒无误,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和Western印迹结果检测到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表达;EGFP-hnRNP A1蛋白与poly(A)+ mRNA呈现共定位,但与DPC1a无共定位关系。结论 重组pEGFP-C1-hnRNP A1质粒成功构建并表达,应激状态下EGFP标记的hnRNP A1参与应激颗粒的构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味子醇提液对阿霉素损伤足细胞中nephrin和desmin表达的影响
    艾辰1 ,谭小月2 ,张勉之3 ,张大宁4
    2014, 42 (6):  526-529 . 
    摘要 ( 643 )   PDF(369KB) ( 2813 )  
    目的 观察五味子醇提液(SE)对阿霉素(ADR)诱导的体外足细胞损伤中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和
    骨架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ADR作用于足细胞24h,造成足细胞损伤后,加入含
    SE的培养基,继培养24h。设对照组(0mg/L ADR)、模型组(0.25mg/L ADR)、SE干预组(250mg/L SE+0.25mg/L
    ADR)、SE组(250mg/L SE)。免疫荧光法测定各组nephr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ephrin和desmin蛋白表达;
    RT-PCR检测各组nephrin和desmin mRNA表达。结果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对照组和SE组nephrin呈颗粒状或线性
    分布于细胞膜,模型组较对照组、SE组和SE干预组表达强度明显减少。模型组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
    显著减少,SE干预组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增加。模型组desmin蛋白和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
    增加,SE干预组desm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均P<0.05)。SE和SE干预组的nephrin和desmin
    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50mg/L SE对体外培养足细胞无损伤作用,且SE能拮
    抗ADR对足细胞的损伤,这可能与SE可以上调nephrin和下调desmin的表达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BV感染的肝癌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分析
    刘辉1 ,李建宇2 ,王凤梅3 ,王鹏1 ,李成龙1 ,骆莹1 ,朱争艳3
    2014, 42 (6):  530-532 . 
    摘要 ( 652 )   PDF(331KB) ( 2876 )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s)的水平,分析其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41例感染HBV的肝癌患者、34例未感染HBV的肝癌患者及29例正常健康受试者的外周抗凝血,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受试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s水平,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感染HBV的肝癌患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分析Tregs水平与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感染HBV的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s占CD4+T细胞的比率显著高于未感染HBV的肝癌患者[(8.24±2.20)%比(7.06±2.46)%, P<0.05]和正常健康受试者[(8.24±2.20)%比(6.51±1.99)%, P<0.01],未感染HBV的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s占CD4+T细胞的比率亦高于正常健康受试者[(7.06±2.46)%比(6.51±1.99)%, P<0.05];随HBV DNA载量的增高,感染HBV的肝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127lowTregs占CD4+T细胞的比率升高,CD4+CD25+CD127lowTregs水平与HBV DNA载量(取对数转换)呈显著正相关(r=0.350,P<0.05)。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s的水平异常增高,且与HBV DNA复制密切相关,这可能是肝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原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力霉素对胃癌细胞增殖及Notch1、 MMP-9表达的影响
    许敏,李红
    2014, 42 (6):  533-535 . 
    摘要 ( 811 )   PDF(322KB) ( 3102 )  
    【摘要】目的 研究强力霉素对胃癌细胞BGC-823细胞的增殖及 Notch1、MMP-9 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抗肿瘤药物。方法 分别以 0、5、10、20、40 μg/mL 终浓度的强力霉素作用于人胃癌细胞系 BGC-823,运用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Western Blot 检测 Notch1、MMP-9 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强力霉素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BGC-823细胞的增殖,且与药物的剂量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P<0.01);强力霉素能够改变胃癌细胞BGC-823周期的分布,随着浓度的增加,S 期所占比例降低(P<0.01);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Notch1 的表达增强,MMP-9 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 强力霉素能够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Notch1上调为可能的机制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噬相关蛋白在肺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郭凯,黄波,王晓东
    2014, 42 (6):  536-539 . 
    摘要 ( 717 )   PDF(1265KB) ( 2840 )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Atg1、mTOR在不同分化程度肺鳞癌(SCC)和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2例肺癌组织及1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Beclin1、Atg1、mTOR的表达情况。结果:癌旁组织中Beclin1、Atg1阳性率高,而mTOR的阳性率较低;SCC和肺腺癌组织中,随分化程度的降低,Beclin1、Atg1呈递减趋势,而mTOR的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分化程度SCC中Beclin1与Atg1表达呈正相关(R=0.609,P<0.01),Beclin1、Atg1分别与mTOR呈负相关(R=-0.617,-0.444,P<0.01);不同分化程度肺腺癌中,Beclin1与Atg1表达呈正相关(R=0.458, P<0.01),Beclin1、Atg1分别与mTOR呈负相关(R=-0.497,-0.541,P<0.01)。结论: mTOR随SCC和肺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逐渐增高,而Beclin1、Atg1表达逐渐降低,提示SCC和肺腺癌的恶变程度与自噬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胶质瘤组织中TSSC1的表达及其对胶质瘤U8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刘义宾,马云富,陈建设,王银辉
    2014, 42 (6):  540-543 . 
    摘要 ( 689 )   PDF(430KB) ( 2837 )  
    摘要 目的:对肿瘤抑制可转移候选基因1(TSSC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胶质瘤U8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80例胶质瘤原发组织和瘤旁组织中TSSC1的表达,采用MTT、迁移和侵袭实验方法检测沉默TSSC1的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U87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TSSC1在胶质瘤原发瘤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相应的瘤旁组织,降表达TSSC1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我们的结果为研究胶质细胞瘤发生和进展提供了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研究
    艾灸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大脑皮质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肖爱娇1 ,康明非2 ,张毫1 ,龚丽丽1
    2014, 42 (6):  544-546 . 
    摘要 ( 622 )   PDF(631KB) ( 2852 )  
    [摘要] 目的:观察艾灸预处理对大脑皮质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阐明艾灸预处理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1只,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8只)和艾灸预处理组(7只)。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h后进行再灌注,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TTC染色检查脑组织梗死情况;光学显微镜观察大脑皮质的形态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脑皮质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艾灸预处理组大鼠患侧脑组织梗死百分数[(24.9±4.7)%]低于模型组[(45.8±4.6)%];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变化较模型组轻;caspase-3阳性细胞数(39.17±7.28)低于模型组(58.17±16.53)。结论:艾灸预处理具有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降低大脑皮质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贺晓玉
    2014, 42 (6):  547-550 . 
    摘要 ( 728 )   PDF(772KB) ( 2884 )  
    目的 研究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训练促进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方法 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运动训练组。采用通用型脊髓打击器建立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后7天起,对SCI大鼠进行4周运动训练,假手术组和损伤对照组不进行运动训练。损伤前及损伤后第1、2、3、4、5周采用BBB评分评定运动功能。运动训练结束后(即损伤后5周)取大鼠T12~L1节段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内BDNF和TrkB表达及分布,Western blot检测脊髓内BDNF和TrkB蛋白含量。结果 运动训练组和损伤对照组BBB评分均较损伤后第1、2周明显提高,运动训练组较损伤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BDNF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多分布于脊髓前角,脊髓后角及中央管周围也有出现;运动训练组BDNF阳性染色颗粒增多,平均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及损伤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TrkB免疫反应阳性产物于脊髓前角、后角、中央管周围等处均出现较多分布;运动训练组TrkB阳性染色颗粒增多,平均光密度值较假手术组及损伤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运动训练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TrkB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运动训练能诱导脊髓损伤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建立猪冠状动脉微栓塞动物模型
    马国添1 ,曾志羽1 ,2 ,吴海2 ,3 ,罗晨源2 ,4 ,林士云1 ,2
    2014, 42 (6):  551-553 . 
    摘要 ( 879 )   PDF(621KB) ( 2882 )  
    目的 探讨简便又经济的建立小型猪冠状动脉微栓塞(CME)模型的技术。方法 小型猪1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CME组6只。采用桡动脉穿刺针穿刺股动脉,5F造影管及1.8F微导管往CME组左前降支注入栓塞微球。检测栓塞前及栓塞6h后血清脑利钠肽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栓塞6h后取心尖部心肌光镜下观察。结果 CME组栓塞6h后血清脑利钠肽及cTnI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 001;P<0.001)。光镜下CME组心肌可见栓塞微球、微梗死、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利用新的手术器材可以成功建立小型猪CME模型,该技术简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负载干细胞抗原的DC联合CIK细胞对乳腺癌荷瘤鼠肿瘤杀伤研究
    庞春淼,吕艳,孙雯雯,司玉玲
    2014, 42 (6):  554-557 . 
    摘要 ( 891 )   PDF(1645KB) ( 2905 )  
    目的:研究不同乳腺癌细胞抗原负载的DC-CIK细胞对于乳腺癌荷瘤鼠体内肿瘤的杀伤效果及其与Wnt通路的关系。方法:分离乳腺癌细胞系MCF-7/ADR中的干细胞并制备冻融抗原,以此冲击由正常人外周血提取的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的DC-CIK细胞,注入已建立的MCF-7/ADR乳腺癌荷瘤鼠模型中,并且与普通抗原冲击的DC-CIK细胞,未经抗原冲击DC-CIK细胞,单纯CIK细胞,及生理盐水组建立实验组及对照组,观察此5组中小鼠肿瘤细胞生长情况,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及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在治疗后存在差异,同组小鼠肿瘤体积体积在治疗前后也存在差异,对照组小鼠肿瘤体积最大(3.6245±0.09264)cm3,经干细胞抗原冲击的DC-CIK治疗组肿瘤体积最小(1.2342±0.13116) cm3,其tunel染色阳性率最高,bax表达阳性最强,bcl-2,β-catenin表达较其他组最弱。结论:经乳腺癌干细胞抗原冲击的DC-CIK细胞对乳腺癌荷瘤鼠的肿瘤组织较强的杀伤效果,其机制可能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的β-catenin表达降低,并引起bax表达增高,bcl-2表达降低,从而引起肿瘤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室内注射瘦素对四肢骨折愈合的影响
    刘保龙,孙志明,武俏丽,王宏
    2014, 42 (6):  558-560 . 
    摘要 ( 635 )   PDF(312KB) ( 2901 )  
    【摘要】目的:建立兔胫腓骨骨缺损模型,经枕骨大孔向兔脑室内(小脑延髓池)注射瘦素蛋白(leptin)后观察其对骨折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建立新西兰兔右侧胫腓骨外侧骨缺损模型,实验组(leptin组)经兔枕骨大孔向小脑延髓池脑脊液中注射重组兔瘦素蛋白,对照组以相同方法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于第1,3,7,14,21天记录兔体重变化曲线,并通过CT动态记录骨缺损区域骨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的变化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于第3周,所有动物均处死后取右侧胫腓骨骨缺损区域,以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来检测骨折区域骨成型蛋白2(BMP-2)的表达情况。结果:经枕骨大孔向小脑延髓池注射leptin后,骨缺损愈合过程中兔出现较为明显的体重下降,缺损区域骨痂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第3周原位杂交结果提示BMP-2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兔右侧胫腓骨骨缺损模型中,经枕骨大孔向小脑延髓池内中注射leptin可加速四肢骨缺损的愈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mac参与雷公藤甲素促进转化生长因子-β1作用下大鼠系膜细胞的凋亡
    苏宝凤
    2014, 42 (6):  561-564 . 
    摘要 ( 680 )   PDF(563KB) ( 28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碳酸饮料对乳恒牙更替期牙齿健康的影响
    孙莲莲,李长春,姜忠敏,盛凤
    2014, 42 (6):  565-568 . 
    摘要 ( 728 )   PDF(422KB) ( 2964 )  
    摘要 目的:研究碳酸饮料对儿童乳恒牙更替期牙齿健康的影响作用,分析其潜在的内在机制。方法:以可口可乐、雪碧和纯苏打水浸泡犬牙釉质样本,测定处理后的饮料中钙、磷浓度;分离牙乳头干细胞,以添加三种饮料的条件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分别使用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核因子-k B受体活化剂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和维生素D受体(VD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分析各基因的可能角色及相互作用关系。结果:与生理盐水相比较,可口可乐及雪碧均有明显的脱钙与脱磷作用,而纯苏打水则表现出一定的钙、磷保护作用;三种饮料对RANKL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无影响(P>0.05);可乐和雪碧可降低OPG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升高VDR基因的表达,纯苏打水对OPG基因的表达无影响,但可明显降低VDR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碳酸饮料可能通过调控成骨相关基因表达及维生素D受体家族共同影响儿童乳恒牙更替期的牙齿健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O对胰岛素抵抗OLETF大鼠血清IL-18、TLR4表达的影响
    孙立亭1 ,赵志强2 ,田凤石3
    2014, 42 (6):  569-572 . 
    摘要 ( 903 )   PDF(289KB) ( 2812 )  
    【摘要】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胰岛素抵抗(IR)OLETF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和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及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可能机制。方法 OLETF大鼠24只,高脂喂养20周建立IR模型,后随机均分为模型(M)组和吡格列酮(P)组,M组继续给予高脂饲料,P组给予吡格列酮加高脂饲料。另择LETO大鼠12只为正常对照(NC)组,给予标准饲料。药物干预20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IR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IL-18、TLR4水平。结果 24只OLETF大鼠均造模成功。M组FBG、FINS、HOMA-IR、TC、TG、LDL-C、IL-18和TLR4均高于NC组和P组,ISI、HDL-C均低于NC组和P组(均P<0.05)。血清IL-18与FBG、FINS、HOMA-IR、TLR4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血清TLR4与FBG、FINS、HOMA-IR、IL-18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8、TLR4是HOMA-IR的影响因素。结论 吡格列酮可改善OLETF大鼠的IR及炎症状态,其可能通过降低IL-18水平和抑制TLR4途径发挥抗炎作用,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注重心理心脏疾患的蔓延
    张宏1 ,田凤石2
    2014, 42 (6):  573-575 . 
    摘要 ( 621 )   PDF(349KB) ( 2819 )  
    双心医学(psychocardiacology)又称为心理心脏病学或精神心脏病学,主要研究心理疾患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即研究人的情绪与心血管系统疾病之间的深层次联系,以及控制这些心理疾患对心血管疾病治疗和转归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心血管病患者心理障碍的研究尚浅,缺乏大样本长时间的追踪和对照研究。现有的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国人对心理障碍的重视程度不足,非精神心理科医生对躯体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的识别率和治疗率较低。因此,有必要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心血管临床医生对心血管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提高心血管临床医生治疗常见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的能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提高国人对心理障碍的重视程度,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发挥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题笔谈
    “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衰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刘园园1 ,卢文秋2
    2014, 42 (6):  575-577 . 
    摘要 ( 746 )   PDF(286KB) ( 2975 )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慢性心衰伴抑郁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HQ-2和PHQ-9患者健康问卷对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选出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双心医学”模式干预,3个月后再次测评,将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PHQ-9总分有显著降低(P<0.01),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VEF、BNP、CRP均明显改善(P<0.05)。干预组治疗3个月后LVEF、BNP、CR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双心医学”模式在治疗慢性心衰的同时化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缓解抑郁情绪,达到心血管和心理双重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康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不同刺激频率与时间经穴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电流感觉阈值的影响
    李娜1 ,吴双2 ,吕国义3
    2014, 42 (6):  578-580 . 
    摘要 ( 658 )   PDF(281KB) ( 3185 )  
    目的 分析不同频率与时间的经穴经皮神经电刺激对电流感觉阈值(CPT)的影响。 方法 通过测量颏孔区和手臂区的电流感觉阈值评价经穴经皮神经电刺激的效用。对30名健康受试者的合谷穴分次给予不同刺激时间和刺激频率的经皮神经电刺激,并测量同侧颏孔区和手臂区的电流感觉阈值。结果 颏孔区电流感觉阈值升高。低频电刺激对慢痛有明显抑制作用,高频电刺激对快痛和慢痛均有抑制作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的刺激频率比刺激时间对疼痛的抑制作用的影响更明显。结论 经穴经皮神经电刺激确实可以影响特定反应区的感觉阈值,且治疗频率的选择比单纯延长治疗时间更为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T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郭琦,陈秀芹,郭尚云,付建红,翟旭华,杨晓辉,孟芳
    2014, 42 (6):  581-584 . 
    摘要 ( 745 )   PDF(1044KB) ( 2918 )  
    目的:研究肿瘤相关糖抗原sTn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等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n在60例子宫内膜癌、50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50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sTn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1.7%、32%、14%,且相互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Tn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表达率为78%,明显高于在良性子宫病变、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浆液性囊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sTn在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的子宫内膜癌(P<0.05 )。结论: sTn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在临床上有利于区分癌前病变和癌症,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组织学诊断的一个辅助分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nail 和Raf激酶抑制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齐战1 ,杨大运2 ,高少伟3
    2014, 42 (6):  585-587 . 
    摘要 ( 806 )   PDF(879KB) ( 2769 )  
    摘要: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Snail和RKIP(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4例NSCLC及67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Snail和RKIP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Snail蛋白在肺癌中高表达,表达率为79.03% (98/124),RKIP在肺癌中低表达,表达率为36.29% (45/124),两者的表达水均与肺癌的分化程度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时间有明显关系;Snail与RKIP的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Snail高表达与RKIP低表达可能是NSCLC侵袭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XRCC1基因多态性与宫颈鳞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
    樊晓妹1 ,李魁秀2 ,牛书怀2 ,房朝辉2
    2014, 42 (6):  588-590 . 
    摘要 ( 591 )   PDF(276KB) ( 2848 )  
    【摘要】目的 探讨XRCC1基因Arg194Trp、Arg399Gl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外生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错配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MAMA-PCR)方法检测73例外生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液标本的XRCC1 Arg194Trp、Arg399Gln两个SNP的基因型频率分布,进一步分析其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XRCC1基因Arg194Trp、Arg399Gln基因型完全缓解组和部分缓解组分布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XRCC1基因Arg194Trp、Arg399Gln SNP与外生型宫颈鳞状细胞癌放疗敏感性无相关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GDNF、GFRα1和RET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中的表达及意义
    张辉1 ,詹江华2
    2014, 42 (6):  591-594 . 
    摘要 ( 714 )   PDF(887KB) ( 2855 )  
    目的 探讨神经营养因子GDNF、GFRα1和RET在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肠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9月-2012年12月期间在天津市儿童医院诊治的直肠肛门畸形1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率-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12例不同类型的直肠肛门畸形患儿的肠壁盲端组织和距离盲端3cm处的组织标本中RET、GDNF和GFRα1的表达,并比较其表达的差异性。结果 在12例病人中,男孩10例,女孩2例;年龄分布在3天-2岁之间;其中高位无肛2例,中位无肛4例,低位无肛6例。高、中、低位无肛患儿盲端标本中均缺乏神经节细胞表达,且RET、GDNF和GFRα1在盲端中都不表达;距离盲端3cm处,高、中、低位无肛组织中有神经节细胞,存在RET、GDNF和GFRα1的表达,中、低位无肛组织中的GDNF/ GFRα1/RET表达的量明显好于高位无肛;比较术后功能表达,高位无肛发生并发症明显高于中、低位无肛。免疫组化与RT-PCR表达结果趋于一致。结论 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患儿的直肠末端中神经营养因子GDNF、GFRα1和RET的低表达可能与直肠肛门畸形术后排便功能不良关系密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出血风险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抗凝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田惠玉,李建科,宋邵华,张杰,金玉洁,陆鹏,杨秀芬
    2014, 42 (6):  595-598 . 
    摘要 ( 690 )   PDF(311KB) ( 2827 )  
    目的 探讨高出血风险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抗凝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 选择我科高出血风险MODS行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40例,分为无肝素抗凝组(A组)和小剂量肝素抗凝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48h ApacheⅡ评分、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尿素氮、肌酐、PaO2/FIO2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滤器寿命、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 小剂量肝素抗凝组患者治疗后24h、48h血肌酐、 PaO2/FIO2、ApacheⅡ评分及尿素氮水平均较无肝素抗凝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小剂量肝素抗凝组患者治疗后24h APTT、TT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APTT、TT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3. B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较A组患者明显缩短,滤器使用寿命较A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B组患者发现1例皮肤黏膜出血现象,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中心研究显示高出血风险MODS患者采用小剂量肝素抗凝可以保证CVVH治疗的顺利进行,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呼气末正压对COPD患者腹腔压力及肝脏的影响
    张雅婷1 ,赵晓赟2 ,李月川3
    2014, 42 (6):  599-601 . 
    摘要 ( 622 )   PDF(305KB) ( 2885 )  
    [摘 要]:目的:研究不同机械通气参数对COPD患者腹腔压力及肝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自身对照方法,对50例因COPD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待其病情稳定后,观察在停机人工鼻吸氧及SIMV通气模式下PEEP分别为0、5、10cmH2O时腹腔压力的改变,以及肝脏形态、肝门静脉直径、血流以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随着PEEP值增大,腹腔压力(IAP)随之增加(P<0.01);肝脏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门静脉直径无显著显改变(P>0.05),门静脉血流减慢(P<0.05),肝功能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机械通气时较高的PEEP值会使腹腔压力升高、门脉血流减慢,门静脉直径及肝功能所受影响不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合辅酶联合维生素E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肝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邱锐琴,杜志云,乔木,姚文秀
    2014, 42 (6):  602-604 . 
    摘要 ( 856 )   PDF(292KB) ( 2970 )  
    目的 探讨早期联合应用复合辅酶及维生素E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肝肾功能损害的干预效果。方法 150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据胆红素值分为轻、中、重3组,另选取同期出生的健康无黄疸或生理性黄疸的足月新生儿共45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总胆红素及胱抑素C(Cys-C)、丙二醛(MDA)等指标。另将观察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研究药物干预效果。联合组早期给予复合辅酶、维生素E以及常规治疗,常规组仅给予常规干预,治疗1周复查以上指标。结果 治疗前轻、中、重度组MDA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γ-GGT及Cys-C仅在中、重度组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总胆红素与MDA、γ-GGT及Cys-C水平间呈正相关(P<0.05),MDA与Cys-C、γ-GGT间亦呈正相关(P<0.01)。经早期干预治疗后,随着胆红素下降,血γ-GGT及Cys-C、MDA等亦有所降低,其中联合组较常规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时,可能通过胆红素诱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对新生儿肝肾造成损害,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合辅酶及维生素E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非拔牙矫治上颌轻中度拥挤软硬组织及牙弓变化的研究
    刘东妮1 ,高辉2 ,肖丹娜2 ,李琴琴3
    2014, 42 (6):  605-609 . 
    摘要 ( 677 )   PDF(311KB) ( 2856 )  
    目的:比较Damon Q自锁和3M金属托槽非拔牙矫治轻中度上颌拥挤软硬组织及牙弓变化的研究。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病例87例,以上颌拥挤程度和采用的矫治器种类分为Ⅰ°、Ⅱ°拥挤Damon Q自锁托槽组、Ⅰ°、Ⅱ°拥挤3M金属托槽组。测量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模型,整理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分析。结果:非拔牙矫治上颌Ⅰ°、Ⅱ°拥挤时,两种托槽治疗后上颌牙弓宽度和牙弓长度均有增大,但两组间变化量无统计学差异。上颌Ⅱ°拥挤时,比较两组软组织测量项目鼻唇角、上唇倾角、上下唇角数值减少,且自锁托槽组变化量大于传统托槽组。结论:非拔牙矫治上颌轻中度拥挤时,两种托槽上颌扩弓作用无差异。上颌拥挤度越大,矫治后两种托槽上牙弓长度越大,对上前牙唇倾作用越大。随拥挤度增加,Damon Q自锁托槽对于软组织上唇突度的改变较3M金属托槽略大。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对非拔牙矫治上颌牙列拥挤度较大的患者要关注托槽及治疗体系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药物临床观察
    健肝降脂丸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韩玉香1 ,刘国旺1 ,钱静1 ,段毅力2
    2014, 42 (6):  610-612 . 
    摘要 ( 798 )   PDF(291KB) ( 2962 )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慢乙肝合并肝脂变病理状态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联合脂肪肝治疗对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11月住院HBeAg阴性慢乙肝患者1564例的肝组织病理。其中合并肝脂变者391例,对其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取其中肝脏病理G≥2或S≥2,HBV DNA>1×105的患者108例,给予干扰素a-1b抗病毒治疗24周。随机分组,对其中61例加用健肝降脂丸,通过比较联合治疗组(干扰素a-1b联合健肝降脂丸)61例,对照组(单用干扰素a-1b)47例,并均应用利可君预防血细胞减少。观察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改变,HBV DNA阴转率,分析应用健肝降脂丸治疗对干扰素a-1b抗病毒治疗的影响。结果:HBeAg阴性慢乙肝有25%伴随不同程度肝脂变,与体重指数密切相关,与部分生化指标有关,肝脂变与HBV复制无明显相关性;肝组织病理示脂变有小泡性、大泡性及小泡大泡混合性;经过24周抗病毒治疗,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ALT、AST和GGT均明显降低,联合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同时TC、TG及LDL较治疗前降低,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BV DNA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抗病毒联合脂肪肝治疗能明显改善HBeAg阴性慢乙肝合并肝脂变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指标,提高HBV DNA阴转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天津市中老年非高血压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绘丽1 ,孙跃民1 ,王雪春1 ,司权1 ,姚薇2
    2014, 42 (6):  613-615 . 
    摘要 ( 768 )   PDF(285KB) ( 2793 )  
    调查天津市内6区中老年非高血压人群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然抽样方法,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对天津市内6区40-70岁非高血压居民进行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吸烟、饮酒、摄入蔬菜水果量等一般资料,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Hcy(Hcy≥15μmol/L)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入选874人(年龄57±6岁,男性25.5%),血浆Hcy水平为11.8μmol/L(男性14.1,女性11.1;P<0.001)。与饮食中蔬菜水果摄入量<250g/d的人群相比,摄入量>500g/d的人群有较低Hcy水平(P<0.05),在男性、P>0.05,在女性、P=0.037。男性与女性相比,hHcy的OR值为5.87(95%CI 3.29,10.44; P<0.001);年龄为50-60岁、60-70岁与40-50岁相比,hHcy的OR值分别为2.31(95%CI 1.17,4.55; P=0.016)、3.39(95%CI 1.94,7.95; P<0.001);饮食中蔬菜水果摄入量为250-500g/d、>500g/d与<250g/d相比,hHcy的OR值分别为0.71(95%CI 0.43,1.16; P=0.166)、0.50(95%CI 0.28,0.90; P=0.021)。结论 天津市市区中老年非高血压人群有升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男性、年龄增加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是保护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研究
    心肌酶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
    张一杰1 ,杨亚鹏2
    2014, 42 (6):  616-618 . 
    摘要 ( 785 )   PDF(282KB) ( 2922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心肌酶对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心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 入选我院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50例SAP患者,记录血清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值。根据临床是否并发心功能不全分为心功能不全组14例和无心功能不全组36例,比较两组间心肌酶的差异,用ROC曲线评价心肌酶水平诊断SAP并发心功能不全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记录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并评价心肌酶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AP并发心功能不全组的cTn-I、LDH、 AST水平明显高于无心功能不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Tn-I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4,其cut-off值为0.07ng/ml,诊断SAP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57和1.000。LDH、AST的ROC曲线下面积仅为0.762和0.770 。cTn-I与APACHEⅡ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心肌酶cTn-I水平的测定,能够很好地预测SAP是否并发心功能不全并反映S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正常肾脏血氧依赖磁共振成像特点及与生理指标相关性研究
    石会兰,郑振峰,马慧,李峰坦,张敬,张云亭
    2014, 42 (6):  619-621 . 
    摘要 ( 678 )   PDF(1035KB) ( 2929 )  
    目的 探索正常肾脏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BOLD-MRI)成像特点,以及与部分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纳入90例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非肾脏病患者。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T2*自旋梯度回波(T2*SPGR)序列。BOLD-MRI影像分析采用R2*map后处理软件。分别从肾脏皮质和髓质区选取感兴趣区(ROI)测量表观自旋-自旋弛豫率(R2*)值。分析与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A)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两侧肾脏皮质区R2*值均低于相应髓质区。女性和男性患者皮质R2*值也低于相应的髓质区。双侧肾脏髓质区,肾脏下极R2*值低于中极和上极,(F =15.184 , P <0.001)。年龄与髓质R2*值正相关(r =0.284, P =0.002). eGFR与髓质R2*值(r =-0.232, P =0.007)负相关。结论 BOLD-MRI可将血氧水平可视化。肾实质不同区域内氧含量水平存在差异。随年龄的增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脏髓质氧含量水平下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镜联合S形尿道扩张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
    邱敏捷
    2014, 42 (6):  622-623 . 
    摘要 ( 773 )   PDF(269KB) ( 2862 )  
    目的 探讨肾镜联合S形尿道扩张器治疗男性尿道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表面麻醉或表面麻醉联合静脉麻醉下,利用肾镜检查尿道狭窄情况,同时直视下置入斑马导丝进入膀胱,导丝引导下通过S形尿道扩张器进行尿道扩张治疗男性尿道狭窄18例,术后留置硅胶尿管4~6周,定期门诊随访,必要时再行尿道扩张,比较患者术前、术后排尿及尿流率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0min。全部病例拔除尿管后排尿情况均较前明显改善,术后均门诊随访并定期返院进行尿道扩张至少6周,随访时间平均34周。所有患者术后尿道扩张期间,排尿通畅,无尿失禁、性功能进行性减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肾镜联合S形尿道扩张器使尿道扩张直观、准确,具有操作性强、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值得推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篇与病例报告
    腹膜后畸胎瘤误诊为肾上腺囊肿一例
    周迎莉,周彬,李乃侠
    2014, 42 (6):  624-624 . 
    摘要 ( 652 )   PDF(817KB) ( 28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